本文目錄
清繳是什么?
清繳,全稱為匯算清繳,是指稅務局對納稅人在年度內預繳所得稅進行綜合匯算后,個稅多退少補的一種管理辦法。
匯算清繳最早用于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申報中的,因為過去個稅征收采用的是分類征稅的方式,匯算清繳跟居民個人關聯不大。根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及其他相關稅法之規定,中國對所得稅采取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的,年終再進行清繳的方式征收。
擴展資料:
居民辦理匯算清繳原因:
2019年新個稅制度實現了由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的轉變,這種征收方式下,不僅要求單位要繼續依法代扣代繳,還需要納稅人按年度自行申報與匯算清繳。
簡單來說,居民現在的工資個稅由單位每個月按照新的起征點和稅率表進行預扣預繳后,但這并不是最終的繳納個稅。
一個納稅年度結束后,需要將居民一年掙的錢,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的收入進行綜合征稅,再與居民之前扣繳的個稅做對比,之前扣繳得多,稅務局就退給居民錢,扣繳得少居民就得補上。
什么是匯算清繳?
一、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是按年計征,按季預繳,年度匯算清繳。匯算清繳的期限是年后4個月內,這是給企業一個全面自查自核的機會,也最后一次的調整機會,該提的提足,不該進成本費用的全部剔除,確保不繳冤枉稅(多繳),減少少繳稅的風險(偷稅)。 二、匯算清繳是納稅調整,不需要作會計處理的,通過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征收企業所得稅,只是減少了可供企業稅后分配的利潤。 三、清繳中應該把握的幾個方向: 1、收入方面:主要是核查該入帳的是否全部入帳,特別是往來款項是否還存在該確認為收入而沒有入帳。 2、成本方面:主要是成本結轉與收入是否匹配,是否有多結轉的情況存在。 3、費用方面:主要是計提項目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多提情況存在(特別是與工資有關的項目);列支渠道是否正確(特別是與福利費項目有關的);按實扣除項目是否計算正確(特別是招待費、廣告費項目); 4、繳稅方面:除主稅種要核查外,還有其他的小稅種是否都已按規定繳納,如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等等。
匯算清繳和結算清繳的區別?
匯算清繳是指所得稅和某些其他實行預繳稅款辦法的稅種,在年度終了后的稅款匯總結算清繳工作。所得稅等稅種,通常按納稅人的全年應稅收入額為計征依據,在年度終了后,按全年的應稅收入額,依據稅法規定的稅率計算征稅。為了保證稅款及時、均衡入庫,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采取分月、分季預繳稅款,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征收辦法。分月、分季預繳,一般按納稅人本季度 (月) 的課稅依據計算應納稅款,與全年決算的課稅依據往往很難完全一致,所以在年度終了后,必須依據納稅人的財務決算進行匯總計算,清繳稅款,對已預交的稅款實行多退少補。
結算清繳是公司注銷時用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