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什么是收入、費用、利潤他們之間存在怎么樣的關系?
最明細: 我國會計學界對收入、費用與利潤的關系普遍界 定為“利潤是企業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財 務成果,它是收入與費用相配比、相抵后的差額,是反 映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
”如何理解“收入-費用=利 潤”?如果簡單地理解為營業收入減去營業費用等于營 業利潤,顯然是不全面的。要理解這個等式,應從收入。費用與利潤的概念入手?! ∫?、收入 《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收入是企業在銷售商品 或提供勞務等經營業務中實現的營業收入,它包括基 本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倍P者認為,這里的“收 入”概念是比較寬的,它應當包括所有經營與非經營活 動中的所得。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人們卻容易把“收 入”概念狹義化。無論是廣義的收入概念還是狹義的收 入概念,都具有以下兩個明顯特征:第一,收入是企業 凈資產的增加。因為收入的實現往往表現為資產增加 或負債減少,最終必然導致企業凈資產增加。但是企業 凈資產增加并不一定發生了收入,如所有者增加投資、 接受捐贈等這類事項也反映為企業凈資產增加,但企 業并未因此而取得收入。第二,收入主要來源于生產經 營過程中的主要經營活動如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但 不是唯一的來源,如出租固定資產等也會取得相應的 收入?! 《?、費用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對費用的定義表述為:費 用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耗費。企業直接 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商品進價和其他直接費用,直接計入生產經營成本;企 業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應 當按一定標準分配計入生產經營成本。企業行政管理 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和 財務費用,為銷售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進貨費用、銷售 費用等,應當作為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纱丝梢钥闯?,費用僅僅指與商品或勞務的提供 相聯系的耗費,這是一種狹義的概念。而廣義的費用包 括各種費用和損失,如營業外支出等。無論費用是否包 括損失,都應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費用最終會導致企 業資源的減少,這種減少具體表現為企業的資金支出。從這個意義上說,費用本質是一種資源流出企業,它與 資源流入企業所形成的收入相反,它也可理解為資產 的耗費,其目的是為了取得收入,從而獲得更多資產。第二,費用最終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一般而言, 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會隨著收入的增長而增加;相反,費 用的增加會減少所有者權益。但是所有者權益減少也 不一定都列入費用,如企業償債性支出和向投資者分 配利潤,顯然減少了所有者權益,但不能歸入費用?! ∪?、利潤 《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利潤是企業一定期間的 經營成果,它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收支 凈額。其中營業利潤為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期間費 用和各種流轉稅及附加費后的余額;投資凈收益是企 業對外投資收入減去投資損失后的余額;營業外收支 凈額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營業外 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后的余額?! 睦麧櫟母拍羁梢钥吹?,利潤中的收入包括了營 業收入、投資收益、補占收入和營業外收入等各項所 得,而各項成本和費用也包括了營業成本、期間費用和 營業外支出等各項耗費?! ∷?、收入一費用=利潤 利潤是各項所得與所費的差額,這里的收入是廣 義的收入,包括營業收入、補貼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 收入;這里的費用是廣義的耗費,它包括各項費用和損 失。收入與費用的配比應包括以下三種方式: 1.直接配比。是將那些與具體某項收入有直接因 果關系的費用,與其相對應的收入直接匹配,以確定利 潤的配比方式。如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計入該完 工產品的成本,將銷售成本直接轉入所實現的銷售收 入的費用等?! ?.間接配比。是將幾個對象共同耗用的費用,按 一定比例或系數分配到各個具體對象中去,使之與相 應的財務成果相聯系,如制造費用就是用間接配比方 式進行分配的?! ?.期間配比。對不與任何具體的產品或勞務有因 果關系的費用,因為它只是與一定的期間相聯系,因此 這些費用被視為與該期間所實現的全部收入有關系。需要與該期間的收入進行配比,這些費用有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等。有些銷售費用可 能與特定的銷售收入有因果關系,但多數情況下,銷售 費用很難與特定的銷售收入相聯系,而且當期發生的 銷售費用一般都與當期的銷售收入相關,很少有跨期 處理的情況,為了核算方便,也視同期間費用?! 「鶕陨先N配比方式,將企業一定期間的所得 與所費相配比即為利潤,即收入(廣義)一費用(廣義) =利潤。
進行垃圾處理取得收入應交什么稅?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單位和個人提供的垃圾處置勞務不屬于營業稅應稅勞務,對其處置垃圾取得的垃圾處置費,不征收營業稅。2、企業所得稅方面的稅收優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八條的規定,“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包括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企業從事前款規定的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贝送?,經有權機關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