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國家規定的社會團體的組織架構是什么?
關于組織架構的概念,《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號———組織架構》第二條規定:“本指引所稱組織架構,是指企業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股東(大)會決議和企業章程,結合本企業實際,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企業內部各層級機構設置、職責權限、人員編制、工作程序和相關要求的制度安排?!睂嶋H上,人們習慣稱組織架構為組織結構。關于組織及其組織結構,理論上的定義是多種多樣的。組織,是指由一系列交織共存的關系構成的社會系統,是一個分配和安排組織成員之間的工作、權利和資源,以便他們能夠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組織結構,是指企業內部各種組織機構的組合程序。
一個公司的綜合辦公室有一名部門經理,由總經理和兩名副總經理分別分管,這樣的架構合理嗎?
首先來看概念。
組織結構是指構成組織各要素的排列組合方式,也就是組織各管理層次、部門及崗位之間所建立的一種人與事、人與人的相互關系。組織結構的設計是把任務、流程、權力和責任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協調的活動,以期在達成企業經營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最佳的工作績效。再看來題中公司的組織結構能否將任務、流程、權力和責任進行有效的協調。很顯然,綜合辦公室的部門經理的直接上級不明確——也就是三個上級領導,不知道應該聽誰的,容易引起指揮系統混亂。建議重新梳理職責體系,明確上下級關系。比如總經理直管兩個副總經理,其中一個副總經理分管綜合辦公室。如果有特殊情況,另外一個副總經理分管的某些具體事項,牽涉到綜合辦的職責。建議由總經理協調整個業務管理關系,綜合辦在某些事項上配合另外副總經理的工作或者在某段時間抽調特定的人員來組成臨時組織機構來攻克特定事項,完成后臨時結構撤銷,綜合辦公室部門經理歸位。
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的區別?
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是根據構成群體的原則和方式的不同而劃分的群體種類。它們的主要區別是:
1、組織目標的明確性具體性。正式組織目標具體。而非正式組織是以個體感情紐帶自愿結合無形的自發組織形式。
2、組織權力強制性服從的區別。正式組織權力有正統性合法性和穩定性。非正式組織權力來自于組織內部成員授予而不是上級部門的授予。
3、等級結構的區別。正式組織一般具有層級式等級結構。非正式組織只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無層級結構。
4、信息溝通渠道的區別。正式組織依靠組織規章保障信息溝通。非正式組織只有不成文的行為準則,約束力不大。
5、組織的穩定性區別。正式組織比較嚴密,人員固定。非正式組織相反,易受偶然因素影響
組織的類型多種多樣,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是其中一種劃分方法。
正式組織是組織設計工作的結果,是經由管理者通過正式的籌劃,并借助組織圖和職務說明書等文件予以明確規定的。它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主要表現在指揮鏈、職權與責任的關系以及功能作用。正式組織具有三個基本特征:
①目的性。正式組織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而有意識建立的,因此,正式組織要采取什么樣的結構形態,從本質上說應該服從于實現組織目標、落實戰略計劃的需要。這種目的性決定了組織工作通常是在計劃工作之后進行的。
②正規性。正式組織中所有成員的職責范圍和相互關系通常都在書面文件中加以明文的、正式的規定,以確保行為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③穩定性。正式組織一經建立,通常會維持一段時間相對不變,只有在內外環境條件發生了較大變化而使原有組織形式顯露出不適應時,才提出進行組織重組和變革的要求。
組織生活的一個現實是,在正式組織運作中常常會存在一個甚至多個非正式組織。所謂非正式組織,就是未經正式籌劃而由人們在交往中自發形成的一種個人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網絡。機關里午休時間的撲克會、工余時間的球友會等,都是非正式組織的例子。在非正式組織中,成員之間的關系是一種自然的人際關系,他們不是經由刻意的安排,而是由于日常接觸、感情交融、情趣相投或價值取向相近而發生聯系。與正式組織相對應,非正式組織的基本特征是:自發性、內聚性和不穩定性。
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相互交錯地同時并存于一個單位、機構或組織之中,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有些場合下,利用非正式組織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益處,而有些情況下非正式組織則有可能會對正式組織的活動產生不利影響。非正式組織對正式組織的積極的、正面的作用表現在:它可以滿足成員心理上的需求和鼓舞成員的士氣,創造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氛圍,促進正式組織的穩定;彌補成員之間在能力和成就方面的差異,促進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此外,還可以用來作為改善正式組織信息溝通的工具。
非正式組織的消極作用主要是:它可能在有些時候會和正式組織構成沖突,影響組織成員間的團結和協作,妨礙組織目標的實現。因此,正式組織的領導者應善于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發揮非正式組織的積極作用,克服其消極作用。一句話,對非正式組織必須妥善地加以管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