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特定行業留抵退稅的條件?
1、以下納稅人可以申請增量留抵退稅:
1).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以自2022年4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2).符合條件的制造業等行業企業,可以自2022年4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2、以下納稅人可以申請存量留抵退稅:
1).符合條件的微型企業,可以自2022年4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2).符合條件的小型企業,可以自2022年5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3).符合條件的制造業等行業中型企業,可以自2022年7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4).符合條件的制造業等行業大型企業,可以自2022年10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留抵額可退款條件?
1.
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2.
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的;
3.
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的;
4.
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留抵退稅轉出簡易辦法?
回答:留抵退稅轉出最簡易方法,是通過網上操作三步就可以簡單完成留抵退稅轉出了。
方法如下:一、登陸電子稅務局,完成納稅申報后,符合條件的企業,自動彈窗留抵退稅申請,點擊符合條件,立即申請留抵退稅,如果沒有自動彈窗,可以在電子稅務局首頁,點擊【我要辦稅】→【一般退(抵)稅管理】→【退抵稅費申請(增值稅制度性留抵退稅)】,同樣可以申請留抵退稅
二、閱讀辦理須知后,進入留抵退稅申請主界面,彈窗提示:選擇【確認】后,進入留抵退稅申請頁面。納稅人進入申請頁面時,系統對納稅人進行是否預填信息提示,提示信息在確認前,不允許強制關閉。
如納稅人選擇【系統為我預填數據】選項,則系統自動為納稅人預填申請表數據;如納稅人選擇【自行填報數據】則不加載預填信息,均由納稅人自行選擇或填報。
【提示】“退稅企業類型”和“國民經濟行業”需要選擇到最小類,不可以選擇大類。
三、全部填寫完畢后,會有彈窗提示核對預填數據是否準確,如數據正確,點擊【繼續申請】。
如數據有誤,點擊【返回修改】。所有數據確認無誤后,點擊【保存】→【提交】等待稅務人員的審批即可。
4月份有留底還能退稅嗎?
新的留抵退稅政策首次涉及存量留抵稅額,并實行分類分層分級一次性全額退還,優先惠及微型企業。
4月份起,微型企業就可申請退還存量留抵退稅額。
而小型企業從5月1日起可申請存量留抵退稅;
制造業等六大行業中的中型企業從7月1日起可申請存量留抵退稅,
制造業等六大行業中的大型企業可從10月1日起申請存量留抵退稅。
而小微企業和制造業等六大行業的增量留抵退稅,從4月起按月100%退還。
免抵退申報條件?
在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申報系統中(進行操作)每月15號之前,需要進行:
?、琶獾滞嗣骷殧祿杉?。
?、泼舛愗浳锩骷殧祿杉?。
?、敲獾滞硕愵A申報——進行網上出口退稅預審——預審核反饋疑點調整——生成明申報數據。
?、饶M出具進料免稅證明。
?、杉{稅申報。
?、始{稅申報表數據采集(在納稅申報成功后操作)。
?、嗣獾滞藚R總數據采集。
?、堂獾滞苏缴陥?。
?、驼綄徍朔答佇畔⑻幚?。
出口退稅涉稅帳務處理
1.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出口銷售額FOB*征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應退稅額:
借: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3.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免抵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免抵額)
4.收到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貨: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典型例題:
例1:某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對自產貨物經營出口銷售及國內銷售。該企業2005年1月份購進所需原材料等貨物,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85萬元,內銷產品取得銷售額300萬元,出口貨物離岸價折合人民幣2400萬元。假設上期留抵稅款5萬元,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 15%,假設不設計信息問題。則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外購原輔材料、備件、能耗等,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00
貨:銀行存款 5850000
?。?)產品外銷時,分錄為:
借:應收外匯賬款 24000000
貨:主營業務收入 24000000
?。?)內銷產品,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3510000
貨:主營業務收入 3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000
?。?)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征稅率-退稅率)=2400 ×(17%-15%)=48(萬元)
借:產品銷售成本 48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80000
?。?)計算應納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51-(85+5-48)=9(萬元)
結轉后,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貸方余額為90000元。
?。?)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90000
貨:銀行存款 90000
?。?)計算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360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資料,如果本期外購貨物的進項稅額為140萬元,其他資料不變,則(1)-(6)分錄同上。其余賬務處理如下:
?。?)計算應納稅額或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300×17%-[140+5-2400×(17%-15%)]=51-97=-46(萬元)
由于應納稅額小于零,說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46萬元。
?。?)計算應退稅額和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當期免抵退稅額360萬元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360-46=314(萬元)
借:應收出口退稅 46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314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600000
?。?0)收到退稅款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460000
貨:應收出口退稅 46000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