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 內部審計證據和外部審計證據的區別,分別舉例說明?
- 外部審計比內部審計獨立性強嗎?
- 什么叫內部審計?
- 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方法具有相似性?
- 內部證據與外部證據的區別?
- 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關系相互促進?
- 比如一個黨政系統的領導干部離任,處級,是內部審計還是外部審計呢,主要審計?
- 公司每年的審計都審計什么內容?外審?
內部審計證據和外部審計證據的區別,分別舉例說明?
獲取審計證據的途徑很多,沒有明確的程序可言。例如:在確認固定資產已經破損的時候,拍張照片就可以了。
確認固定資產是否盈虧,盤點,然后由保管人簽字確認。
確認固定資產購買是否經過授權審批。那么查看申請審批單,報銷憑證等。
內部審計人員和外部審計在獲取審計證據時沒有區別。但是審計內容和審計流程是有區別的。
外部審計比內部審計獨立性強嗎?
是的,外部審計由于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獨立于企業之外,在經濟利益和個人利益上不受企業影響,因而獨立性更強。當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是有償的,獨立性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外部審計中獨立性最強的是政府審計機構對國有企業的審計。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上審下高于同級審計。
什么叫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建立于組織內部、服務于管理部門的一種獨立的檢查、監督和評價活動,它既可用于對內部牽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又可用于對會計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合法、完整,對資產的安全、完整,對企業自身經營業績、經營合規性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 炔繉徲嫷奶攸c 第一,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都設在個單位內部?! 〉诙?,審計的內容更側重于經營過程是否有效、各項制度是否得到遵守與執行?! 〉谌?,服務的內向性和相對的獨立性?! 〉谒?,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較低,并且以建議性意見為主?! H內部審計師協會(IIA)于1947年第一次提出了內部審計定義,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探索,2001年IIA最新的第七次定義指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 炔繉徲嬍峭獠繉徲嫷膶ΨQ。由本部門、本單位內部的獨立機構和人員對本部門、本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其他經濟活動進行的事前和事后的審查和評價。這是為加強管理而進行的一項內部經濟監督工作?! 炔繉徲嬇c外部審計的關系 與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的特點是:①范圍和作用的側重面有所不同。內部審計既要審查會計帳目、會計行為和財政財務收支活動,更要注重審查企業的產供銷等各項經濟活動或行政事業單位的有關業務活動;不僅要實行事后審計,而且更注重實行事前審計;既要查錯防弊,起防護性作用,更要注重為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提供建議,起建設性作用。實施內部審計,有利于監督部門、單位遵守政府的制度法令,完善和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協助內部人員有效地履行其職責,保護財產安全完整,經濟而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并保證經濟信息的正確、可靠。②從工作深度上看,內部審計機構是部門、單位常設的專職機構,熟悉部門、單位內部的情況,并有充分時間有針對性地做細致的審查?! ⊥獠繉徲嬇c內部審計相互合作,互為補充,是當代審計的一大特點。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可為外部審計提供可信賴的資料,減少外部審計的工作量。在中國,內部審計不僅是部門、單位內部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作為國家審計的基礎,被納入審計監督體系?! 炔繉徲嫏C構在部門、單位內部專門執行審計監督的職能,不承擔其他經營管理工作。它直接隸屬于部門、單位最高管理當局,并在部門、單位內部保持組織上的獨立地位,在行使審計監督職責和權限時,內部各級組織不得干預。但是,內部審計機構終屬部門、單位領導,其獨立性不及外部審計;它所提出的審計報告只供部門、單位內部使用,在社會上不起公證作用。
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方法具有相似性?
一般講審計往往提到外部審計會多一些,畢竟每家公司每年都會經歷外部審計,作為外部審計是指企業聘請外部會計師事務所,來對公司財務狀況進行狀況做了審查,除了外部審計外很多公司會在企業內部設立會計機構,內部審計機構保持相對獨立,定期對企業的財務和經營狀況進行審查,俗稱內審。他們的。審計方法是相同的,不同點只不過是用戶不同而已。
內部證據與外部證據的區別?
外部證據是指由審計人員從被審計單位以外的其他單位所取得的各種證據。
內部證據是指由被審計單位內部機構或職員編制并提供的有關書面證據。因為證據的來源性質存在較大差異:外部證據的客觀性更強。
外部證據一般均是源自與本案當事人關系以外的證據,由于與本案沒有利害關系,不存在利益沖突,所以,更具有客觀真實性。內部證據恰恰相反。
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關系相互促進?
審計是對單位財務進行的一種審察,考查。形式上可分為內部審計,外部審計。主要領導離任進行的審計叫離任審計。內部審計是單位自行進行的審計及自查自糾。外部審計是由外單位負責進行的財務審計。二者獨立實施,外部高于內部,相互促進。
比如一個黨政系統的領導干部離任,處級,是內部審計還是外部審計呢,主要審計?
需要離任審計。建議外部審計。因為是黨政系統的處級干部,不同于一般企業的高管離職。企業高管離職可由內部審計來執行。
審計內容主要是評價領導干部在任期間內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重點關注是否嚴格履行了其相應的經濟責任、是否私用公權、貪污受賄、損害黨和國家的利益等。
公司每年的審計都審計什么內容?外審?
審計分為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內部審計隨時都可以進行,是為了公司決策者正確了解和掌握公司財務情況而進行的。也有其他的情況,比如財務高管離職前也需要進行審計工作。
外部審計包括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國家審計是指由國家審計機關所實施的審計,比如審計署,隨時都可能進行,事先會公布抽查企業的名單。
社會審計是指由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核批準的社會中介機構進行的審計,一般就是是注冊會計師。一般在年度會計報告審計或上市前的審計時都需要外聘注會來對公司進行審計工作,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審計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后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 審計作為一種監督機制,其實踐活動歷史悠久。審計是由國家授權或接受委托的專職機構和人員,依照國家法規、審計準則和會計理論,運用專門的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經營管理活動及其相關資料的真實性、正確性、合規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查和監督,評價經濟責任,鑒證經濟業務。
以維護財經法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
評論